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中文字幕日韩人妻在线视频,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欧美黑吊大战白妞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中央“會議限令”滿月 有黨政機關仍借論壇違規(guī)開會

2014年11月04日 07: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9月下旬印發(fā)關于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qū)開會的通知,明確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的會議一律在本行政區(qū)域內召開,不得到其他地區(qū)召開;同時,嚴禁各級黨政機關以召開會議等名義組織公款旅游。限令“落地”滿月,酒店議事、奢華超標、異地開會等亂象是否得到遏制?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實地調查發(fā)現,多地五星級酒店入住率有所下滑,政府性會議明顯減少,說明“限令”見效。同時,借助論壇、研討會等方式,以黨政機關名義在異地開會的現象仍有發(fā)生。一些超出《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規(guī)定標準的會議“變種”,依然在部分高星級、高消費酒店召開。據新華社

  焦點1

  “德州市金融辦”異地超標開會

  根據通知,新規(guī)適用于各級黨的機關、人大、行政、審判、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yè)單位。記者在京走訪多家星級酒店發(fā)現,政府性會議數量在減少,但從近一周情況看,以政府機關名義召開的論壇、研討會仍有,還有個別以外地政府機關名義的會議出現。

  德州金融辦會議來京開

  10月29日10時許,記者在北京復興門外大街真武廟路附近的一家酒店大堂的電子告示牌上看到,近10項會議正在酒店多個區(qū)域同時進行。主辦者中,就包括兩家異地政府機關和一家央企。

  在酒店會議中心簽到處,“德州市金融辦會議”參會者正在報到。記者向酒店會議銷售人員了解到,該會議于當天起簽到召開。酒店會議室報價為場地費一天2萬元,桌餐每桌2500元,均需另加15%服務費。

  政府性論壇五星酒店開

  按照今年1月實施的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除了以黨中央和國務院名義召開的一類會議,二、三、四類會議應在四星級以下(含四星)定點飯店召開。從實際情況看,五星酒店的會議中心生意仍然很紅火,特別是一些有“政府主辦、企業(yè)贊助”之嫌的政府性論壇。

  10月27日下午,金融街洲際酒店五層,一政府機構下屬單位為第一主辦方,與一家證券公司共同主辦的“把脈中國經濟高層研討會”,正在該五星級酒店的“西安宴會廳”召開。

  記者在會議現場看到,約200平方米的會議廳有近百人在座。研討會下發(fā)的參會手冊稱,多位處級以上負責人正在參加會議。據酒店方介紹,該宴會廳一個下午會議“純場地費”為3.5萬元。

  10月27日下午,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一事業(yè)單位與企業(yè)聯合主辦的“IT2020高端論壇”晚宴在此舉行。據該酒店人員介紹,50人左右的會議,每人會費800元,晚宴則為每人400-600元。

  焦點2

  規(guī)避限令 “地下會議室”隱蔽開會

  《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關于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qū)開會的通知》等“新規(guī)”高壓之下,部分高消費會議為何沒有禁絕?記者調查發(fā)現,政府性論壇、展會等會議消費成為規(guī)避限令的方式。

  “政府點題 企業(yè)埋單”

  “論壇暨會議”現象,打著業(yè)內對話旗號進行價格不菲的“政府點題、企業(yè)埋單”。記者調查發(fā)現,在一些豪華酒店,政府、事業(yè)單位召開的論壇、展會均存在。

  特別是“論壇暨會議”“會議套論壇”現象頗有爭議,比如某“行業(yè)創(chuàng)新合作論壇暨工作研討會”“區(qū)域經濟戰(zhàn)略專家研討會暨工作籌備會”等。“市場上平均展會、論壇場地費半天要4萬至5萬元,人均一頓自助餐加茶歇可達2000多元。”凱悅酒店集團旗下一家五星級酒店銷售負責人說。記者看到,部分事業(yè)單位為第一主辦方的論壇還設有雞尾酒會、牛扒冷餐會。

  “定制會議廳”現象,采用“地下會議室”等更隱蔽的方式。比如,記者在王府井附近的東方君悅大酒店看到,酒店除了地下二層宴會廳外,在4層還建有董事會議廳,但必須刷卡才能到達,一些董事會議廳穿插在客房中間,標牌十分隱蔽。

  德州開會地點有鮑魚賣

  部分定點酒店的會議消費有奢侈之嫌。根據中央和各地相關規(guī)定,目前多數公務機關在京住宿費標準一般為一天350元,即使按照一類會議的“最高標準”,會議費綜合定額標準為不超過每人每天660元。

  然而,在德州市金融辦赴京開會的星級酒店,專設的會議中心每層有1個容納上百人的宴會廳,3個可容納20人以上的“小包間”。此外,會議中心多層都設有奢侈品專賣、鮑魚等高端餐飲。即使按照酒店提供的“住宿每間500元、宴請每桌2500元”的“折扣價”,也超過目前多數機關的差旅、會議標準。

(責任編輯:施曉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圖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