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中文字幕日韩人妻在线视频,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欧美黑吊大战白妞

雅培奶粉被曝質量投訴接連不斷 產品遭質疑

2012年04月23日 10:50   來源:人民網   

  曾璇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近年來百姓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也在日益提高。從幾年之前的蘇丹紅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到皮鞋膠囊……這些無一不在牽扯著公眾的心。

  最近,屢遭投訴的雅培奶粉也被輿論推向了風口浪尖:媒體曝光的例子不斷,從雅培奶粉吃出蟲子,到雅培奶粉中驚現(xiàn)避孕套,再到孩子食用奶粉后出現(xiàn)紅疹,腹瀉甚至是佝僂病的癥狀……

  面對這樣的情況,雅培公司似乎依舊表現(xiàn)淡定,面對每一個消費者打去的投訴電話,盡管情況并不完全相同,但雅培公司大多數提供了一個驚人一致而又頗為自信的回復——我們的產品沒有質量問題。

  雅培如此堅定自己的產品沒有質量問題,那么如何解釋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投訴呢?

  話說至此,也許雅培會質疑消費者投訴的動機,說消費者居心叵測。是夸大其詞嗎?是惡意投訴嗎?很顯然,事實并不是這樣。一方面,投訴雅培的消費者來自全國各地,消費者不可能都串聯(lián)好,一起詆毀雅培;另一方面,曝光雅培的媒體,有報紙、電視和網絡,不可能所有的媒體都在做失實報道。

  雅培公司應該意識到,產品質量和安全是食品企業(yè)的生命線,一旦出現(xiàn)問題,哪怕是很小的問題,都是大問題。因為它關系到健康,關系到人命,關系到對生命的尊重,甚至關系到一個民族的未來。

  消費者的“居心”其實很簡單:就是要雅培給出一個讓人安心的說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不只是一句單薄的“我們的產品沒有質量問題”。因為這些消費者只是中國普普通通的家長,他們最大的“居心”就是要保證自己孩子的生命健康!

  我們不禁要問:雅培公司的產品真的沒有問題嗎?雅培這種自信到底來自何方?是雅培公司自己宣稱的特殊而嚴格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還是雅培真的貫徹了“全心幫助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宗旨?如果真的是基于上述兩點,讓雅培對自己的產品敢打下“不存在質量問題”的包票,那么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為什么在面對消費者出現(xiàn)紅疹、腹瀉等現(xiàn)象時,雅培不可以通過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渠道給消費者一個放心的說法?同時還可以借助權威檢測堵上各方質疑的“悠悠之口”,為自己證明清白。

  雅培公司應該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絕對的。就連曾經被科學界公認的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如今都被降級稱為“矮行星”,更何況一家食品企業(yè)的生產線呢?越是盲目自信,越是容易出事,三國時期馬謖失街亭不也是因為盲目自信?所以,作為一家食品企業(yè),不論工藝如何嚴苛,流程如何嚴謹,出現(xiàn)錯誤的幾率始終是存在的。

  現(xiàn)在市場上奶粉品牌和產品種類繁多,消費者之所以選擇購買雅培奶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雅培是一個國際大品牌,作為一個國際大品牌,那么產品的質量及售后服務應該是可以保證的。但事實卻總是讓消費者大跌眼鏡,產品屢次出現(xiàn)問題,售后服務無濟于事,長此以往,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和信任就會受到打擊和動搖。同樣地,作為雅培奶粉經銷商的各大商場和超市,面對屢屢被消費者找上門要求退貨或給出合理解釋,對雅培的信任感也會降低。

  所以,雅培公司應該清醒地明白:沒有第三方權威檢測卻堅稱自己沒有問題以及對問題不了了之的態(tài)度不僅會傷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損害經銷商等合作伙伴的利益,這樣的做法還會暴露企業(yè)內部監(jiān)管的缺失和道德的淪喪。如果雅培公司真的“全心幫助人們追求健康生活”,那么請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用良心和責任成就自己的企業(yè),不要讓年輕家長們在選擇雅培奶粉時有“飲憂”。

  

(責任編輯:曹元水)

分享到:
商務進行時
商務地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圖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手機看中經